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一主三翼>>阅览文章
2022秋学期华城实验小学语文组第五周校级教研活动
2022秋学期华城实验小学语文组第五周校级教研活动

作者: 龚海胜 | 发布时间: 2022/10/03 | 146次浏览

2022秋学期华城实验小学语文组第五周校级教研活动

为了打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9月21日,华城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一组一优,一人一课”青年教师教研课展示活动,为全校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探讨的平台。

本次教研活动由陈赟和陈欣两位老师执教。两位老师通过精心的课前准备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呈现出了两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微信图片_20241231211922.jpg

第一节课是由五年内的年轻老师陈欣老师执教的部编版二上第24课《风娃娃》,课前陈老师认真研读《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遵循年段目标,展开阅读教学。如在理解“使劲”一词时,陈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来做动作,无形中让学生对这个词语有充分体验,再引出“使劲”一词,学生对它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又如在感受风车转得飞快时,抓住了“哗啦哗啦”这个拟声词,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既想象到了画面,还想象到了声音,有了多感官的体验。

精读环节,陈老师重点指导了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式“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他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来扩写以前学习的儿歌内容,进行再创作。

低年段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陈老师立足年段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关键字词、关键语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语句,在朗读中掌握阅读方法,在运用中习得语言表达,提升语文能力。

微信图片_20241231211932.jpg

第二节课是由陈赟老师执教的部编版四上第11课《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她立足于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她明确主体任务,引导学生在画一画、评一评、写一写中感受蟋蟀住宅干燥隐蔽的特点和语言的生动。

接着陈老师紧扣“算是伟大工程”这一中心句,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从“工具柔弱”、“工作强度”、“时间漫长”等方面感受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艰辛,以及作者持续细致地观察。

本课的教学价值旨在让学生学会细致持续的观察方法与准确表达,为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做了有效的铺垫。

微信图片_20241231211942.jpg

两节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实际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反思。接着,由二、四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们负责“主评”,其他年级语文组的老师进行补充,大家各抒己见,对两位老师的精心准备给予了高度肯定。

王康老师认为两位老师都充分让学生“读起来—写起来—说起来—演起来—画起来”,紧紧围绕着“双减作业设计”勾连教学环节。尤其是陈赟老师以课前自己画的“蟋蟀住宅简笔绘画”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从文中找寻关键词句指出图画中错误;以及提供给学生一个“梯度式”的填空表达进行批注交流的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和推进是非常值得中高段的老师学习的。接着,王老师回顾自己最近正在教学的五上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中说“地道战是奇迹”,与这里《蟋蟀的住宅》中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存在可挖掘的思维提升点的,两篇课文在文体和写作方法上有类似的地方,可以用类文的概念去组织教学。

龚海胜副校长进行总结性发言,他提到高年级的课堂经常用到“做批注”交流阅读感受的环节,他发现很多学生从中年级上来没有养成很好的“语言表达的顺序和习惯”,常常是说不了一句完整、有逻辑的话,因此他提出从中年级开始就要教给学生一定句式表达的方法,不断强化训练,如陈赟老师课堂上指导的那样。另外他针对这两堂课提出几点设想,如:蟋蟀住宅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己去画一画,课堂上交流比对,让学生在比对中互相纠错,从而加深对文本语言表达的理解。同时抓住关键词体会这篇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

思想有声,行动留痕,在时光里赶路,在研讨里收获。本次华城实验小学语文组青年教师教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语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研讨,达到了教研课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对语文课堂的提质增效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研如同一根火柴,只有磨砺才会迸发出灿烂的火花。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携手共进,点亮每一个孩子心中“语文”那盏灯!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常州市金坛华城实验小学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育才路28号 电话:0519-82325269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